2011/01/08

《青春啦啦隊》,給時間的戰帖


正式海報還沒出來,用這張2009年時在政大舉行特映的宣傳海報代替!!

簡介:來自開眼

這個世界太無趣了!小孩要用功讀書,年輕人要努力工作,成年人要組織家庭,而老年人就只好慢慢等死嗎?這群老人要徹底破壞刻板印象,組織一支勁歌熱舞的啦啦隊!

這個啦啦隊年紀最大的八十八歲,平均年齡七十歲,卻有著令人咋舌的爆衝精神。為了有機會在世運表演,他們從2008年10月開始練習,記不住舞步、傷兵不斷,阿公阿媽們天天吃阿鈣、維骨力強健骨骼,遲暮人生無法避免的生老病死,也在這準備登台的半年中,毫不留情地降臨。

這群來自高雄的爺奶們,燃燒自己生命到最後一刻,絢爛迸放的青春火花,在加油吆喝聲中,留給下一代熱情溫暖的回憶。

(2009)


看完第一個感想是-到時候我一定要帶我那愛跳舞的阿媽去電影院!!

「給時間的戰帖」是我很喜歡的作家鍾怡雯的一篇作品,寫一個提著毛筆揮毫以對抗歲月流逝的老人;青春啦啦隊裡的阿公阿媽們則更加反骨,面對老年,他們提起彩球扭腰擺臀大跳啦啦隊。這是我在2010的最後一天看的電影,「看的方法」課堂上楊力州導演播給我們看的。走出教室天已經黑了,回想著電影中的畫面滿心歡喜的準備跨年。力州說因為《被遺忘的時光》票房反應很不錯,所以這部2011年四月會上院線。

和美國紀錄片《搖滾吧爺奶》(2007)一樣,台灣的《青春啦啦隊》同樣捕捉了一群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光,如何找到了讓生活繼續前進的動力與意義,並倔強的讓自己的表現不受生理所限制,為觀眾呈現最完美的演出。《搖滾吧爺奶》是唱歌,《青春啦啦隊》是跳舞,阿公阿媽們對於學習的努力與堅持讓人動容,但是我在這兩部電影中看見的是一種最珍貴的人生禮物-友情。


在親情、愛情和友情之中,人們在年輕時大多最重視友情,尤其在國高中時期,好朋友們就是生活的總合。但隨著人生階段的推進,友情反而漸漸的被放在最末位,隨著年紀增長,交朋友似乎越來越困難。在成人世界裡,友情似乎是最不需要的物件;學生時代的死黨逐漸疏遠很少連絡,職場同事間又難尋真心好友,生活圈來回於家庭和工作之間,還可以到哪裡結交新朋友?

但是在《青春啦啦隊》這一群七八十歲的老人身上,我看見了他們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。其實爺奶們是一起唱歌或一起跳舞並不是真正的重點,重要的是他們形成了一個人際團體,頻繁的和彼此接觸,建立起情感聯繫,並意識到自己對於群體獨一無二的重要性。片中有一個片段是在練習時間結束後,三五好友打電話給美子奶奶,輪流訴說著對她的關心和想念;美子奶奶因為病情加重,而無法繼續參與啦啦隊的演出計畫。在她們互相傳遞手機的同時,情感的網絡也在其中互相連結。啦啦隊第一場表演,虛弱的美子奶奶坐著輪椅到場加油,許多阿媽眼眶都紅了,在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「青春」,一種對朋友敞開心胸卸下武裝的真誠。

許多人可能會認為自殺率最高的族群是年輕人,因為他們多愁善感又憤怒憂鬱;但其實自殺人口中佔最多數的是老人,因為他們受病痛所苦,覺得生活寂寞無伴,人生失去意義。在《青春啦啦隊》裡沒有孤單的老人,他們擁有「啦啦隊的小啦啦隊」在背後給予支持-而在家人之外,他們也找到了在遲暮之年最難得的友情,並用此來對抗時間的流逝。



2 則留言:

  1. 您好:
    這裡是聯合勸募協會,
    今年五月將與楊力州導演合作推動”青春啦啦隊”於全省戲院上映,映演收入將作為公益使用。
    青春啦啦隊一片目前已經有官方部落格囉!
    不知是否能引用您這篇文章到青春啦啦隊的部落格上呢?? (會註明出處 ^^ )
    非常感謝!!

   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詢問
    聯絡人:察克
    信箱:pr@unitedway.org.tw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好的,希望大家都能進電影院看青春啦啦隊 :)

    回覆刪除